報導:"邱妙津傳奇一生 交響樂呈現" - 中國時報 (趙靜瑜)

May 4, 2015

邱妙津傳奇一生 交響樂呈現

- 中國時報 (趙靜瑜)

 

上一世紀女作家邱妙津致力同志文學,將身為同性戀的迷惑與寂寞讓世人知悉,作品《鱷魚手記》、《蒙馬特遺書》等自傳性色彩濃厚,後在巴黎自殺,終年26歲。邱妙津一生的前衛神秘,感染了作曲家顏名秀,將跨越時空以交響樂形式描繪邱妙津傳奇一生。

《鱷魚手記》自傳色彩濃

1980年出生的顏名秀,是台灣青壯年作曲家之一,目前執教北藝大音樂系,小邱妙津11歲,「當時我還在念國中,只是有印象,但非常模糊。」長大之後念了邱妙津的作品,格外有感觸。

「我不是女同志,但我能感受,她的女性筆觸非常敏銳,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。我感覺她肉體的痛苦沒有比她心靈承受的苦痛來得多。」這次受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委託創作,希望作曲家能夠以文學跟音樂做結合,「我就想起了邱妙津。」

書中「拉子」女同志襲用

邱妙津1969年出生於彰化,1991年畢業於台大心理系,其創作才華在大學時代就充分顯現,她曾以〈囚徒〉獲得中央日報短篇小說文學獎,並以〈寂寞的群眾〉獲得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新人獎。寫作之餘,邱妙津還擔任義務性心理輔導工作、雜誌社記者,同時拍攝了一部長度39分鐘的16釐米影片《鬼的狂歡》。

1995年6月,邱妙津在巴黎自殺身亡,她的驟然過世掀起台灣文壇驚愕,同年10月,她的首部長篇小說《鱷魚手記》獲得時報文學獎推薦獎,書中的「拉子」、「鱷魚」等詞也成為台灣女同志襲用的自我稱號。最後一部作品《蒙馬特遺書》更由導演魏瑛娟搬進劇場,邱妙津作品至今影響力仍歷久不衰。

顏名秀說,時至今日,已經很多人不認識邱妙津,但其實她早透過作品啟發了同志文學與同志運動,「希望透過創作,可以讓大家再度接觸她的一切。」顏名秀說,以同志題材創作的交響曲也並不多見,難度頗高,對她來說也是一大挑戰。

作曲家顏名秀 為她創作

國台交即將開啟的作曲家委創「交響臺灣」計畫,第一階段除了顏名秀之外,還有賴德和、錢南章、楊聰賢、潘世姬、陳士惠、黃思瑜、林京美等作曲家創作,橫跨老中青三代。國台交藝術顧問簡文彬表示,計畫中文學作品、樂曲形式都由作曲家自由發揮,創作計畫長達五年,希望邀約各個世代的作曲家一起為台灣留下土地的聲音。

新聞來源:
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50504000427-260115?chdtv